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

沈祖堯校長在2010年12月16日就職典禮上的講辭


沈祖堯校長

各位校董、各位同事、各位同學、各位校友:

獲委任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七任校長,我感到無比榮幸又感到兢兢業業。創辦這所大學的,是一群以弘揚中國文化與思想為己任的學者,他們以無比的熱情教育年輕人成為成熟和負責任的成人。這些前輩先賢指出,要令我們的國家和世界變得更進步更美好,科學與技術固然重要,但人文學科也不可或缺。他們憑著這些信念,在六十多年前為這所大學奠下穩固的根基。

中文大學在歷任校長的英明領導下,成為亞洲頂尖的研究型綜合大學。我們引以為傲的雙語雙文化傳統、融會東西文化的深厚人文主義精神、堅定推行的通識和全人教育,以及藉著書院提供的獨特生活教育和關顧,在過去近半個世紀令我們屹立於世界一流學府之林。但是,我們今天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
全球的大學教育正在急遽改變。世界各國埋首於追逐經濟發展;推動學者做研究的是資源,而非對知識的好奇;大學重視排名,而忽略培育年輕的靈魂的使命;教師的回報主要取決於他們的「生產力」,而非學養,凡此種種,都令危機悄然出現。如果這個趨勢持續,世界各國就只會製造出汲汲於利的成品和個人,而不是有主見、尊重見解不同於己者、能洞察別人的需要,以及有悲天憫人心腸的負責任公民。同時,想像力和創造力、科學研究的人文內涵,以及慎思明辨的能力將逐漸喪失。教育的價值也會湮沒。

奧爾科特說過:「教育是把思想從靈魂解放出來,與外界事物聯繫,並返觀自省,從而洞察其真實和形態。」當國家高談經濟發展之際,大家不要忘記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仍然有飢民和病人;當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發展科學、生產食物和延長壽命之時,請牢記「西方最大的疾病不是肺癆或者痲瘋,而是愛的貧瘠」(德蘭修女)。在中大這所綜合大學,科技與人文齊頭並進,符合世界的需要。我們將繼續捍衛人文價值、培養學生敏於體察別人的需要和苦難,以及教導他們欣賞藝術和音樂。

泰戈爾提醒我們,「單單獲得知識和挪取他人的意念,是無法令心靈得到真正的自由;心靈的真正自由,乃源於形成自己的判斷標準,萌生自己的想法。」蘇格拉底說:「未經反省的人生,是不值得人活的。」今天的教育重視資訊與技能,不重視追求真理和創造力。學生花太多時間記誦事實,而不是對既有概念反思批判。不懂得反思自省會令目標含糊,信念不堅定,最終迷失方向。訓練學生慎思明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職責,而我們持之以恆的是:歷久彌新的通識教育傳統,書院無微不至的關顧,以及對思想和信仰兼容並蓄的開放精神。

尼赫魯說過:「和平是…不能分割的,自由亦然。現在,繁榮以至災難也是一樣,因為這個世界已畛域難分,無法再劃分為互相隔絕的部分。」我們比起以前更須依靠素未謀面的人,這些人也要依靠我們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──經濟的、環保的、宗教的和政治的──無論就其範圍和性質而言,都是牽涉全球的。我們漸漸明白,我們全都是世界公民,不但應致力發揚中國文化,還要了解其他民族和國家面對的挑戰。中文大學致力與其他世界知名學府攜手,開展教學與研究的合作,以及學術交流和交換學生,並透過我們的書院提倡社會服務,令本校師生以及大家都明白自己是地球村一員。我們致力保護環境,也是在履行世界一分子應盡的責任。我們應當學習回應世界的需要,而非在象牙塔內畫地自限。

保存人文精神、培養創新和批判思維,以及造就世界公民,是我們的指導原則,我們會繼續憑著這些原則來教育學生,並帶領大學邁進下一個五十年及更長遠的未來。如果老師缺乏熱誠、奉獻精神和使命感,我們就無法達成這些使命;如果沒有政府、慈善家和校友的信賴和支持,我們就難以實現這些夢想;更重要的是,如果沒有不斷探索知識、永遠渴求真理和不屈不撓力爭上游的勤奮學生,我們就不能保持這些大學教育的理想。

主席先生,我自醫學院畢業後便加入中文大學,既當醫生,也從事研究和教學。當了醫生二十五年,我知道醫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;從事學術研究二十五年,我學會一方面維持獨立判斷,一方面與同事群策群力;為人師表二十五年,我深深體會到教育需要從心出發,也要進入靈魂深處。我承諾竭盡所能,以熱忱和堅持不懈的精神,在今後的日子服務大學。

校長 沈祖堯謹啟
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六日